5类9种心脏相关血清标志物解读

2022.08.31

心肌损伤标志物
1.肌红蛋白(Mb)
肌红蛋白(Myoglobin,Mb)由一条肚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,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。肌红蛋白并非心肌组织特有,它存在于横纹肌(心肌、骨骼肌)中。
(1)Mb虽心肌特异性不高,但心肌梗死后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,具有高度的敏感性,因此Mb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AMI诊断。
(2)发病6h以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,肌红蛋白是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。
(3)由于Mb在血中半衰期短,所以有助于观察 AMI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。
(4)Mb还是AMI溶栓治疗中评价再灌注与否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。
2.肌钙蛋白(cTn)
肌钙蛋白是组成横纹肌细丝的结构蛋白,可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,由3个亚基组成,Tn-I和Tn-T亚基仅存在于心肌,Tn-C则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。
(1)临床意义
心肌损伤后,cTn浓度升高时间早,持续时间长是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;
cTn诊断急性心肌梗死(MI)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;
在2012 ESC/ACCF/AHA/WHF颁布的第三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中,肌钙蛋白成为心肌梗死诊断的主要依据和必要条件。2018年的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强调监测该指标的动态变化。
(2)动态监测cTn的重要性
心肌损伤的诊断:cTn值升高,且至少有一个值高于99%参考值上限(URL)时,可诊断心肌损伤。
区分慢性和急性心肌损伤,前者cTn持续升高,后者cTn存在升高和/或下降过程。

进一步诊断心肌梗死:诊断心肌梗死需急性心肌损伤以及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,即“1+1模式”。心肌缺血证据包括:心肌缺血症状;新发缺血性心电图改变;出现病理性Q波;新发存活心肌丢失或局部室壁运动

影像学证据与缺血性病因;通过血管造影或尸检确定冠状动脉血栓(不适用于2型或3型AMI)。

(3)高敏肌钙蛋白(hs-cTn)
相较于常规cTn检测的优势
●hs-cTn对于AMI有更高的阴性预测价值;
●hs-cTn减少了“肌钙蛋白盲区”,使得AMI能更早的被诊断;
●hs-cTn导致了Ⅰ型心肌梗死(自发性心肌梗死)诊断率的显著增加(绝对增加4%、相对增加20%),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相应地降低;
●hs-cTn导致Ⅱ型心肌梗死(继发性心肌梗死)的诊断率增加了2倍。
hs-cTn可被用作评估心肌损伤的定量指标(即hs-cTn水平越高,心肌梗死的可能越大)
●hs-cTn水平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时,I型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超过90%;
●hs-cTn水平升高但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时,I型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仅为50%-60%,此时需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;
●健康人群的hs-cTn水平通常都在正常范围内;
●Hs-cTn的升降有助于鉴别急性或慢性心肌损伤(变化越大,AMI的可能越高)。
(4)注意排除非心梗原因的cTn升高
心脏性:慢性心力衰竭、感染(病毒性心肌病)、炎症(心肌炎、心包炎)、创伤(手术、电休克)、恶性肿瘤、应激性心肌病、浸润性疾病等。

系统性:肺栓塞、中毒(蒽环类)、创伤、肾衰竭、脓毒症、卒中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

心脏功能标志物
1.BNP vs. NT-proBNP
(1)两者均是在心室肌张力升高时产生,BNP具有生物活性,能利尿、扩血管和抑制RAAS,可作为治疗药物。NT-proBNP虽无生物学活性,但因敏感性高便于发现早期或轻度心力衰竭。
(2)BNP代谢可通过肾脏或中性肽链内切酶降解,NT-proBNP只能通过肾脏代谢,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和血透的心衰患者最好进行BNP检测。
(3)BNP半衰期为22分钟,NT-proBNP半衰期为120分钟,因此BNP更适合动态监测。
2. 利钠肽的临床应用
(1)心衰诊断:所有急性呼吸困难和疑诊急性心衰患者均推荐检测血浆利钠肽水平(BNP、NT-proBNP),界值为:BNP>100pg/ml;NT-proBNP>300pg/ml。
(2)心衰患者的治疗监测与预后评估。
(3)早期/轻度心脏功能不全的检测。
(4)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。
(5)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。

心肌缺血标志物
缺血修饰白蛋白(IMA)具有心肌特异性,它在心肌缺血后迅速升高,因此被称为心肌缺血“第一信号”。IMA在循环中稳定性好,24h内血中浓度恢复基础水平。其临床应用具体如下:
1.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标志物。
2.辅助ACS的排除诊断和危险分层
极高的阴性预测值,可更有效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,从而选择相应治疗方式。
3.预测肌钙蛋白检测结果。
4.判断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。

心血管炎性标志物
1.hsCRP
C反应蛋白(CRP)是心血管炎症病变的生物标志物。个体的CRP基础水平和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,CRP可增加血脂检查、代谢综合征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预后价值。由于健康人体内的CRP水平通常<3mg/L,所以筛查应使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(hs-CRP)。
hsCRP是肝细胞在IL6、IL2、TNF刺激下合成的,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也可少量产生hsCRP。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时,hs-CRP<1.0mg/L,为低危;1.0mg/L~3.0mg/L为中危;>3.0mg/L为高危。如果hs-CRP>10mg/L,表明可能存在其他炎症,应在其他炎症控制以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。此外,检测hs-CRP宜进行两次(是好间隔两周),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的基础。

2.Lp-PLA2
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(Lp-PLA2)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产生的血管内皮炎症标志物,可作为斑块的稳定性标志物。血清内Lp-PLA2越高,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不稳定,容易演变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,如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。
Lp-PLA2可用于早期发现亚健康人群血管粥样斑块稳定性,预测中高危人群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以及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。

心肌纤维化标志物
1.sST2
心脏病理状态下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(sST2)表达上调并作为诱骗受体与IL-33特异性结合后阻断IL-33与ST2L,使心肌缺乏足够的IL-33保护,进而发生心肌重塑和功能障碍。因此,sST2可以作为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。
sST2可用于评价AHF的严重程度和预后。但sST2 的特异性不高,在哮喘,重症炎症及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也有所增高,因此sST2不能独立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,但它可作为重要补充手段,提高心力衰竭诊断的全面性。

2.Gal-3
半乳凝集素(Gal-3)是一种可溶性的β-半乳糖苷结合蛋白,广泛分布在心、肾、肝、肺及肠道等组织器官中,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高度表达。
Gal-3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过程。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已将Gal-3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的评价指标(Ⅱb,B类)。这意味着Gal-3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新的潜在治疗靶点。